宿松民间时令与乡风民俗
所谓新年出步,讨个全年诸事顺利。过去在吃饭前要喝面茶,其实不是茶,就是一大碗精肉、鸡蛋或鸡肉,以油面做浇头。其目的主要是讨吉祥、避灾害。到亲朋家拜年,特别是家婆(即外婆。(廖理南注:什么叫“天方”,笔者所访的人中没有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有的在男人们完成了这拨子后,成年女性也依次重复祭祖、神。吃完面茶,过一会儿再喝酒、吃饭。)
吃完早饭就是拜年,儿时我对长者拜年是动真格的,都是跪着拜。凡是谦礼的人,只把面吃掉,面下的东西一般不动。元表现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旦乃天亮,清晨,即一日之始。
宿松民间一些传统习俗,与时令有着密切的联系。至于“怎样出天方”?全县各地、各族氏大同小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春节,把元旦让给公历,民间许多人还认为是元旦。我知道的做法是:先是到祖堂烧香叩首,然后到庙上烧香敬佛。拜年的形式也在逐渐演化,儿时是拜真的,稍长就是拱手做揖,再往后就是口头说说或拱拱手。然后是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这要延续到二、三月。在时间上,有的零时即开始,有的则待天将放亮时;
在方式上,有的全屋的人先各自在家中由家长召集起男性成年人烧香、放炮,再集中到公用堂屋烧香、放炮,然后众人走出大门,来到外面朝四面八方烧香、放炮;之后,再到社祠庙祭神。
到邻居家拜年,还要招待烟、茶、糕点、糖果、水果、瓜子、花生之类,小孩走时,还有打发一些东西。廖理南注)家、岳母家拜年,要带比较丰厚的礼物,也可得到比较丰盛的招待。按照夏历(现称农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每逢节日和时令,都有一些不同的乡风民俗。这天有很多活动,凌晨首先是“出天方”,这个词作何解释,我尚未找到依据。《辞海》、《词源》上的解释可查看参考。“为什么要出天方”?大家都认为这是本地的一种习俗。现从正月(正读征,据说是为避秦始皇赢政的讳因正与政同音)到腊月,逐一作些分述:
正月初一,也叫大年初一,元旦。
出处/作者:方济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