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龙华会 看桃花 拜弥勒 得禄位
因而每年三月三,世人会在这一天选择在龙华寺举行庙会,以纪念弥勒涅槃。
晚晴《都门杂咏》里有诗描写到:“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说起“龙华”两字的由来,源自弥勒圆寂的典故,佛经上有云,被视作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世…详情>三月三于龙华树下圆寂。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弥勒道场雪窦寺每年举行“三步一拜”朝拜弥勒大佛的祈福法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香客云集,或三步一拜,或绕山祈福,或食素养身,或闻香悟道,或静心抄经……使雪窦山成为海内外信众信仰弥勒的朝拜中心。
三月三、上龙华、看桃花,是上海民众的一大习俗。旧时的龙华,以龙华古刹为中心,从小木桥至长桥一代,寺内塔下,路旁河边,到处都是桃树,桃花便成为龙华一绝,花事盛时,恰逢龙华香讯,两者相应,致使龙华桃花名声大噪,龙华桃花与龙华寺、龙华塔并称“龙华三绝”。
雪窦寺作为弥勒道场,历来备受佛教界关注。后人视他为弥勒化身,而历代供奉,在每年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出现纪念弥勒菩萨圆寂、出家、出生的法会。
三月初三是中国化弥勒布袋和尚契此圆寂日。
2008年露天弥勒大佛的落成、开光,为弥勒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发展平台,雪窦寺继承传统,挖掘文化,打造品牌,自2010年连续举办“香约雪窦龙华三会”活动,即“三月三龙华会拜弥勒得禄位”、“六月六晒经会供弥勒开智慧”、“九月九重阳节朝弥勒增福慧”。”据《宋·高僧传》记载,弥勒化身——布袋和尚于公元917年三月初三圆寂,民间有弥勒示寂赴蟠桃盛会的传说,浙东四明一带就有“拜弥勒”的习俗。自2005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建造露天弥勒大佛,到2008年,全球最高最大的露天坐姿弥勒铜佛落成开光,海内外信众常云集雪窦山朝拜。圆寂前,他在青石上留下一首着名的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龙华庙会期间,龙华古寺内佛事兴旺,香烟袅袅,佛教梵乐悠扬悦耳;龙华古镇上,各种店铺鳞次栉比,买卖兴隆,地方风味小吃特色各异……如今,上海龙华庙会[¡]庙会上海龙华庙会,上海市徐汇区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的庙会之…详情>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员。渐渐地,庙会期间赏桃花,也成为了上香礼佛同等重要的民间习俗活动。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农历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古称“上巳节[¡]上巳节,中华古老节日之一。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又叫三月三、春浴日、中国情人节、女儿节。相传三月三…详情>”,人们在江水里洗掉身上的污垢,消灾除邪。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相传,龙华塔相传创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孙权为孝敬他的母亲而建,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每到那时,这里都会聚集着参与庙会的人群,表演者们有序地等候在牌楼外,期盼这吉时的来临。
也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坐落在上海徐汇区南部的龙华镇负海枕江、人杰地灵、原野衍沃,川陆之产兼而有之,因龙华塔与龙华寺而得名,是一座历史名镇。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