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传统节日 > 四川芦山八月中秋彩楼会

四川芦山八月中秋彩楼会

彩色凌霄汉,鼓声震寰区……恍若天梯近,扶观塞道途。但两兄弟与姜维的众部下,均希望将姜维带回自己的故土掩埋。姜维有两名青衣羌的贴身部下,是一对亲兄弟。”而在清代康熙年间的芦山县志所载《八景》中,八月彩楼即为一景。由于“一折坛、一折灯”的习俗,因此也兼演花灯。八月彩楼会,是纪念姜维的主要保留形式。姜维死后,不允许留全尸,也不许下葬,如有违者灭九族。
芦山八月彩楼会,自西魏形成以来,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当地一个大型民俗活动,是四川省唯一、也是国内罕见的以祭祀三国人物姜维为主题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祭祀姜维是按少牢礼制致祭。

在中国,孔子享受的是太牢礼制,其祭品是全猪、全牛、全羊……姜维是人,但他是芦山人‘心中的神’。


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芦山县城全城高搭彩楼48座,鼓乐并奏,歌舞竞胜。
这祭礼就足以窥见,姜维在芦山人心目中的地位。祭祀时,在楼前进行傩戏[¡]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详情>、庆坛、芦山花灯的庆演,楼上则是官绅观看竞胜的地方。

芦山八月彩楼会在全国三国文化民俗中独具特色,影响深远,2006年10月被雅安市及四川省相继公布列入市、省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芦山城外的七里山即为‘龙脉’,因此芦山人将姜维肝胆葬于此地——这天是八月十五,于是芦山人每年在这一天搭建彩楼四十八座,并设坛祭祀姜维。


按史料记载和推断,姜维在生前应该从未到过芦山。
但为何他又成为芦山的“守护神”呢?

芦山在三国时应是姜维的封邑,而当时的芦山原住居民主要是青衣羌(有记载青衣羌最骁勇善战),姜维的兵源主要是芦山的青衣羌。

两兄弟带姜维肝胆,护送姜维的妹妹同归芦山。

据介绍,北宋时,芦山县又修建了平襄楼为此项活动的中心场所。


八月十五中秋节,由地方长官在平襄楼内按少宪礼制主持祭祀姜维的仪式,随后,组织乡村演艺人员在搭好的48座彩楼上举行歌舞技艺和芦山花灯表演,以达到人神共庆、官民同乐的目的。
宋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邑人杨巽《彩楼诗》记其时盛况:“边城重节义,高耸树珊瑚。于是,分尸而归。

芦山秦并巴蜀之际建县,县城因系三国时蜀汉大将姜维屯兵时所筑,故又名“姜城”,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老之城、文明之城,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汉代文物之乡”的美誉。
在中医学中,肝、胆是精神之所在,精神也指灵魂。

平襄楼是芦山庆坛总坛所在,在八月彩楼会期集中全县各坛班于楼内进行庆坛演出。
这项活动的中心,在南街汉姜侯祠内的平襄楼,历代地方长官在此主持祭祀。活动内容与参与活动的程序比较固定,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包括祭祀仪式,庆坛、花灯等民间傩戏和小戏曲演出等,是地方文化的总汇。其祭品是全猪、全羊。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