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节习俗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腊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本家来孔府拜年。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