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传统节日 > 北京春节民俗

北京春节民俗

"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概括地描述了从腊八到大年初一人们忙忙碌碌过节的情景。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
古时祭灶用黄羊、鱼和猪头等物。北京是元代以来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使北京传统的春节习俗源远流长,更加丰富多彩。清代北京雍和宫内专备一口为皇室、列位王公大臣和宫内喇嘛熬腊八粥所用的大铜锅。除文献之外,北京的传统春节行事亦见于民谣之中。过去多数人家厨房的北墙或东墙上都设一神龛,常年供奉灶君爷像。这一天,家家户户要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
在民间,人们熬好腊八粥后,往往盛入食盒,亲友相互馈赠。"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明清时才改用关东糖。唐代文献《辇下岁时记》记载民间以酒糟涂于灶上,使灶神酒醉。可见此类风俗由来已久。《光绪顺天府志》、《康熙大兴县志》、《宛平县志》、《日下旧闻考》等古籍之中,颇多有关记载。二十三祭灶与正月有密切关连,传说七天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与诸神同来人间过年,因之要举行"接神"、"接灶"仪式,此后方可过节。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君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赏罚。送灶时,人们在灶君像前摆设桌案,上供关东糖、清水和秣草。
春节即旧历新年,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灶祭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后人为纪念他,在每年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温热,使其融化,涂于灶君嘴上。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