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纪念方式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现在,网上祭奠、追思会等新式的纪念活动也逐渐流行起来。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