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民俗节日 > 龙抬头吃猪头的由来

龙抬头吃猪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一切动植物都开始抬头,一年要开一个好头,迎来风调雨顺。
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

宋代的“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腹饥,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熏熏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
民间习俗春龙节来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叫“引田龙”。为什么在“二月二”要吃猪头肉呢﹖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
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23日过小年时杀猪宰羊,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吃光了,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就只能留在二月二吃了。看起来“二月二”吃猪头是古代留下的传统,是吉祥兆头的标志。北方人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家家户户煮猪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啦,“二月二”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肉,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俗语还说:“哪有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这其中道理更是不言而喻。若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美馔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用猪头当供品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看来是有说道的。人若怀才不遇,不必气馁,早晚必会找到能够理解你,而又肯接受你的人。
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