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纪念日 > 国际粮食日

国际粮食日



201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


2000年没有饥饿的千年

2001年消除饥饿,减少贫困

2002年水:粮食安全之源

2003年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

2005年农业与跨文化对话

2006年投资农业促进粮食安全以惠及全世界

2007年食物权

2008年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

2009年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

2010年团结起来,战胜饥饿

2011年粮食价格–走出危机走向稳定

2012年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

2013年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


1990年为未来备粮

1991年生命之树

1992年粮食与营养

1993年收获自然多样性

1994年生命之水

1995年人皆有食

1996年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1997年投资粮食安全

1998年妇女养供世界

1999年青年消除饥饿

21世纪

此段时期注重在保护环境减少粮食产量背景下的粮食供给与食品安全。


世界粮食日的意义

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为此激励国家、双边、多边及非政府各方作出努力;

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

鼓励农村人民,尤其是妇女和最不利群体参与影响其生活条件的决定和活动;

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

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关注粮食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

第33个世界粮食日,国家粮食局在全国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倡议,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世界粮食日的主题

20世纪80年代

此段时期主要注重农业、农村发展。


2014年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

2015年主题是“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旨在呼吁各国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提供社会保障的力度。


2017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改变移民未来——投资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

2018年,第38个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到2030年能够实现零饥饿”。


1981年粮食第一

1982年粮食第一

1983年粮食安全

1984年妇女参与农业

1985年乡村贫困

1986年渔民和渔业社区

1987年小农

1988年乡村青年

1989年粮食与环境

20世纪90年代

此段时期主要注重粮食生产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1972年,由于连续多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便产生了世界粮食日。
世界粮食日在每年公历的10月16日,是在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通过的,其目的是为了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