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民族节日 > 苗族拉鼓节

苗族拉鼓节

不管大节、小节,每次都是三天三夜尽情欢乐。第二天拉鼓时,人们发现鼓内有东西滚动,拆开牛皮一看,原来是个小孩,但已经被闷死了,村民门十分痛苦。做鼓时,鼓桶上要钻两个通气眼。何因?相传在创制第一个大鼓的时候,因为鼓桶的两头是通的,有一个小孩钻入鼓桶中睡觉,箍牛皮时他也不醒。大节每十三年举行一次,拉一丈三尺长的大鼓;小节每三年举行一次,拉五尺长的小鼓。某村寨东道主办拉鼓节时,附近村的各族人民及亲友都去赶节“吃鼓”,这在苗语中叫“努牛”。三年拉一次。用一次就换一次牛皮。农历十月择日举行,为期一天。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今广西融水县苗族自治区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在苗语里叫“希牛”。


拉鼓的传说

拉鼓用的鼓是用一根大泡桐木按尺寸锯下、挖成空心,两头钉紧牛皮即成。
为了纪念死去的孩子,以后做鼓时就在鼓桶上钻两个通气眼。节日活动以祭祖为中心,由族人推举的首事或副首事主办。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