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桃花节
日本从平安时代开始制成简单的偶人,放入河流或海里驱邪,渐渐地偶人成了祈求孩子健康平安的象征。
据说3月3日以后还供奉的话,会推迟孩子的婚期。意思是把自己身上的秽气和污浊都转移到偶人身上随水漂走。旧历3月的巳日,人们要在水边喝浮着桃花瓣的酒,并制作偶人让其随水漂走以祛邪。平时收起不用,只有每年的“女儿节”的日子才拿出来供奉。3月3日晚上就一定要收起来,不能一直摆下去的,说是超过日子还要摆着,女儿出嫁晚,也有说会嫁不出去的。
旧历3月初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又名“桃花节”。
现在的女儿节习惯形成于江户时代的后期,在生下女孩子的第一个3月3日,买来偶人供奉。
3月3日是女孩的节日,日语叫做“雏祭”,每年到这一天,家里有女孩子的人家都要摆上“人形”--身着宫装的男女偶人--亲王夫妇和随从,祈求女孩的平安和未来的人生幸福。
现在一般在元旦过后不久,一月底就可以从箱子里拿出来摆上了。
“女儿节”传自中国的“上巳”的习惯。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