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民族节日 > 蒙古族毡子文化节

蒙古族毡子文化节



擀毡需弹毛、铺毛、喷水、喷油、撒豆面、卷毡、捆毡连、洗毡、整形、晒毡等13道工序,缺一不可,每个细节只用简单的工具,用手工操作完成。
首届毡子文化节由额旗东风镇额肯查干嘎查牧民照日格图组织承办。擀毡过程中唱着擀毡曲,边唱边做,节奏协调,亦劳亦乐。擀毡这一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额济纳旗土尔扈特人擀毡用的是绵羊秋毛。
擀毡这一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此,毡子文化节将被传承和发扬光大。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毡子也随之悄然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擀毡这一技艺也正面临着消失。
弹毛结束后,先在骆驼皮上铺好旧毡围子,将弹好的羊毛絮铺在上面。擀毡时,人们坐在地上有节奏地抽打羊毛。过去抻毡用马或骆驼拉,要有节奏地拉60圈以上,之后就要泼水,使其快速成毡,尔后在反向拉动同样次数,如此反复拉动多次,一块毛毡就制作完成。照日格图告诉记者:“拉毡也叫抻毡子。
毡子是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
毡子是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2012年9月15日,阿拉善举办首届毡子文化节,牧民向游客展示了蒙古族擀毡技艺。

首届毡子文化节由额旗东风镇额肯查干嘎查牧民照日格图组织承办。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