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民族节日 > 中国·弥勒阿细跳月节

中国·弥勒阿细跳月节

彝族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的意思。

阿细跳月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
伴奏有大三弦、大中小竹笛、唢呐、哨子等。男持小三弦、三胡、笛子、月琴等乐器边奏边跳,女拍掌相对而舞,情感内蕴而抒放,欢而不狂,谐趣横生。男子弹弦引笛,女子甩手转身拍掌迎男而跳。音乐为宫调式大三度五拍节。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艺术神韵与民族精神的民族民间舞蹈代表,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经典。
青年舞还分为广场式和舞台式,广场式舞时以偶数对跳,舞者可十几人或几十人,也可数百人或上千人共舞,韵律强劲、气势恢宏、热烈奔放、撼人心弦,观者无不跃跃欲试。老人舞曲调清幽悦耳,节奏舒缓热情,动作柔中有刚。青年舞主要舞步为跳步和三步乐,音乐明快、热烈,节奏欢快,动作粗犷豪放,舞姿矫健质朴、舒展飘洒。

阿细跳月发源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山一带,流传于弥勒县西一、西二、西三、弥阳、新哨等阿细人聚居的村寨,因明快、强烈的节奏和粗犷豪放的舞姿,倍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源于阿细人古朴的“阿细跳月”,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队形有纵横多排、大圆圈等。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