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传统节日 > 正月十八各地习俗

正月十八各地习俗



据村民介绍,到了农历正月十八,来自广州其他村的舞狮队都会结伴前来,绕村开展舞狮及采青欢庆活动,而今年来自外村的狮队就有三十二队之多。除舞狮外,还有放鞭炮、粤剧[¡]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广府民系聚居地,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发源于…详情>表演等节目。


对于村里面正月十八才过“元宵”的这个习俗,三元里村的村民都表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他们都有信心将这个习俗保留下来。

广东饶平娘娘出游

每年的正月十八是饶平康贝村一年中最热闹的“热闹日”。


据三元里村一位老伯讲,三元里传统的“正月十八”元宵节,是历史上广州府郊区系列元宵节的组成部分。在三元里村的周边地区,如今也还保留着数百年不变的“八天”元宵节习俗:从正月十二开始,以三元古庙为中心的原广州市北郊的萧岗、瑶台、王圣堂、三元里、棠涌五大村,轮流举办自己传统的乡村元宵节。


令人注目的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星旗——即在1841年由三元里村村民聚众在村头三元古庙内取出的抗英行动的令旗也再次被高举,绕村飘扬,引导了狮子队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进行节日表演。三星旗成为三元里村在元宵节里进行欢庆活动的主角,恢复了民俗文化的魅力。


村里一年中对热闹是正月十八,最忙活的也是这一天,娘轿离去,出游队伍过后,乡人就可以塌实地为吃了两餐素食的客人做荤菜了。(注:在出游队伍没经过之前,包括他乡来做客的所有人不可吃荤食)。

正月十八各地习俗

福建惠安游大鼓

惠安辋川镇独特的正月十八“游大鼓”活动在当地隆重举行。

“嘭”、“嘭”、“嘭”三声礼炮过后,“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正式开始,北管[¡]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汉族民间丝竹音乐。中国的北管现只…详情>、南音、大吹、唢呐、车鼓等乐声冲天,舞龙舞狮、弄球等开始表演。
下午1——2时,村民吃完中午饭后都会到三元古庙拜北帝。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北帝是掌管北方的水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到乡民崇拜。

相传,当时皇太后重病,连御医都束手无策,明宪宗朱见深就命陈睿披上黄甲(相当于黄帝的替身),到五台山上香,寻求灵丹妙药,后来皇太后很快恢复了健康,这让朱见深龙心大悦。

次年元宵节,明宪宗在京城举行了特别隆重的游花灯活动,盛况空前。
他自己也微服上街赏花灯,经过陈睿府第时,他进门查看,竟发现陈睿在灯火辉煌的堂中独自掉泪。

“佳节热闹,爱卿何故独坐在此掉泪?”明宪宗扶起惊惶的陈睿问道。


“朕以孝悌治天下,特准陈爱卿每年春节回乡探亲,陪你母亲元宵游花灯!”明宪宗被陈睿的孝德感动。

陈睿赶紧站起来,又后退三步才跪下谢恩:“臣家乡村野,不敢与京城同日游花灯!”明宪宗见陈睿后退三步,就顺势批准:“朕赐你宫廷大鼓,正月十八游乡!”

就这样,此后500多年来,惠安县侯卿陈氏就开始了正月十八闹元宵的民俗,解放后曾中断过,1992年又重新恢复。
然后分东西两路,绕村开展舞狮欢庆活动。三元里村以正月十八日作为自己的村俗元宵节,至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

来历

“正月十八游灯牌,人客无请自己来。”这句俗语流传于惠安县辋川镇侯卿陈氏,说的是侯卿陈氏独特的闹元宵习俗。


“臣一时想起家乡老母,为人子未能侍候左右,岂敢独享元宵之乐。”陈睿伤感地说。
在这些元宵节庆祝活动中,有拜祭北帝神、祠堂祖宗的舞狮子表演,有环村巡游,有生菜嬉狮表演和粤剧演唱会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过在广州的三元里村,正月十五只是“小元宵”,而正月十八才是真正的“大元宵”。
一块御赐“宫鼓亭”开路,一队宫娥和太监紧紧相随,一队队御前侍卫前呼后拥,后面还跟着身着戏服的表演者,宛如皇帝出行。

队伍中,除了漂亮的御赐“宫鼓亭”,最吸引村民眼球的,当属写有大学名称和族里大学毕业生名字的灯牌。
在2008年7月21日公布的《惠安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名列其中。

广东三元里村正月十八闹元宵

在昔日鸦片战争中三元里誓师抗英旧址所在的三元古庙,两支狮子队敲锣打鼓,在众多村民的簇拥下,来到古庙内的北帝神像前,进行祈神表演,拜祭北帝。
知道吗,这个习俗相传是明朝皇帝御赐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去年被列入惠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惠安县县志记载,辋川侯卿陈氏,先祖为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后裔,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出了一位大官——户部主事陈睿,御赐宫鼓就与陈睿有关。
到了正月十八,正式的狂欢才拉开帷幕,庆祝的方式是绕村开展舞狮及采青欢庆活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星旗,841年由三元里村民聚众在村头三元古庙内取出的抗英运动的令旗也会被高举着绕村飘扬。舞狮,唱大戏,热闹的欢庆活动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九的凌晨,三元里村民才算欢庆完自己今年的元宵节。

据介绍,三元里村正月十五也会有庆祝活动,但规模较小。
而三元里的元宵节正是为供奉北帝神设立的。节日里,村民要扛着北帝神在乡中巡游,这已成了几百年来的“保留节目”。当天,村里三娘庙的“娘娘”出游,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门口准备好丰盛的朝拜品,烧香跪拜放鞭炮,迎接“娘娘”的到来。出游过程中中,龙腾飞舞,彩旗飘扬,锣鼓声震,鞭炮声响。村里老人介绍,最开始的时候,这些灯牌上面写的是历代科举中榜的名次、职位和姓名,由本人或家属举着,后来科举废除了,就改为将族里的读书人名字写在上面,激励大家努力读书成才。

能够举着这样一块灯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