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民俗节日 > 重庆万盛黑山镇水龙节

重庆万盛黑山镇水龙节

三年前,当地村民集资,在原址上又建成新的龙王庙。金鹅老龙洞由此名声大噪。据传,升轿时,锡壶内就有水冒出,此时,天就开始下雨。
黑山镇鱼子村大阳坡的半山腰上,有一个老龙洞,又名金鹅洞。
据传此洞原住有一条老龙。“文化大革命”时,老龙洞旁的龙王庙被毁。自此,“请水”“还水”的祭祀活动逐渐变成一年一度的“水龙节”。

自明、清以来,每逢天旱,南川、桐梓、綦江县甚至江津邻近地区的民众,都来老龙洞“请水”,祈求老龙王降雨救灾,据说十分灵验。


龙口是请水的地点,离地面半人多高,有一人大小,洞边白色的钟乳石,宛如龙牙,阴河从中流出。
明神宗闻知后,龙心大悦,立即敕封老龙为“宣化龙王”。

綦江、桐梓、江津等地来请水回去,要路过青年乡后河坝金鹅河,因金鹅洞与老龙洞暗通,到此地时,不可先动音乐,否则水被撤回;经过白鹭垭,上有玉皇殿(又名灵通寺),亦不可吆喝开道。
洞师从龙口中请水,盛满水的三锡壶在龙口旁石蹬上盖上盖,用黄蜡密封好,法师再卜卦问明何日降雨,然后才鼓乐齐鸣,请“圣水”升轿。人们抬着用黄荆、儿条扎成供奉请水锡壶的“雨轿”,张旗打(皇)伞,民间乐器吹吹打打,人们手捧“拜香”“顶经”(竹片上夹着黄裱纸),光头、赤脚在骄阳下一路跪拜。
水请回去后,还要设香案供奉锡壶,待大雨过后再送往老龙洞。清朝乾隆年间,时值万盛及周边地区大旱,老龙显身腾云施法,降雨救灾。天旱年间,来老龙洞请水的队伍络绎不绝,少则五六十人,多则四五百人,有时还有地方官吏同行。

传说五月二十日是龙王生日,每逢此时,乡民都齐聚老龙洞龙王庙,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
该老龙还先后被康熙帝封为“普济龙王”,光绪帝封为“显应龙王”等。

解放后,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人们不再相信这一套带有迷信色彩的“请水”“还水”活动,水龙节也逐渐衰落。
明朝万历年间,老龙到各地游玩,适逢京城发生火灾,殃及皇宫,老龙立即腾云施法布雨,大火立时熄灭。乾隆帝于是敕封老龙为“金角老龙王”,并赐亲笔御书匾额一幅,悬挂于龙王庙中,可惜该匾额在文革时毁坏。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重庆知事敬献“护国佑民”匾额,并题有一幅对联“吐雾兴云功参造化,救灾捍患道济古今”,至今仍挂在老龙洞洞口。


旧社会水利设施很少,农民“靠天吃饭”。
走过这两处,方能鼓乐齐鸣,父老乡亲沿途摆香案欢迎,极为热闹。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