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外国风俗 > 国外风俗 > 乍得的自然环境介绍 非洲的第二大湿地

乍得的自然环境介绍 非洲的第二大湿地

位于提贝斯提高原的火山库西山高3,414米,是乍得以至撒哈拉地区的最高山峰。该国最明显的地理特征是一片被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山脉包围的盆地。乍得湖现在是非洲的第二大湿地。


乍得位于非洲中北部,北纬8和24度、东经14和24度之间,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
因为降水量的差异,乍得有三个明显的地理区: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植物稀少,乍得的博尔库地区是撒哈拉最干旱的地区;乍得中部是萨赫勒地区,年降水量约为300至600毫米,区内的植物大多是以金合欢为主的灌木丛;南部苏丹地区的稀树大草原年降水量超过900毫米,较高的草丛和大片的沼泽都有利于鸟类、爬行类和大型哺乳类动物生存。首都恩贾梅纳与最邻近的海港相距1,600千米,因为乍得远离海洋,且国土大部分属沙漠气候,所以又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
乍得总面积为1,284,0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21大的国家,比秘鲁略小,比南非略大。


乍得的主要河流有沙里河、洛贡河和它们的支流(从东南部流经南部草原至乍得湖)。


自殖民时期起,乍得与邻国的国界并不是完全根据自然界线而划定。


每年热带辐合带都会从南部到北部覆盖乍得,5月到10月覆盖南部,6月到9月则覆盖萨赫勒地区。
乍得的国名源于乍得湖,该湖泊在7,000年前的面积有330,000平方千米,但在21世纪缩减至17,806平方千米,季节因素对它的面积影响甚大。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