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定名为“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国名渊源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简称“毛里塔尼亚”。“毛里”和“摩尔”是一个名词的两种译法,译民族名为“摩尔”,译国名为“毛里”。货币为“乌吉亚”。意为“黑色的”,指黑皮肤的人。主要为摩尔人,图库洛尔人、萨拉科列人等仅占20%。
“毛里塔尼亚”得名于国内主要民族摩尔人。国语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
地理位置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人口202万(1988年)。
社交习俗
毛里塔尼亚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西非毛里塔尼亚,号称多帐篷国家;
伊斯兰教为国教,教规恪守心中挂;
国民谦恭讲礼貌,迎宾骆驼奶当茶;
普通昵爱绿颜色,日子喜双单受怕;
当众接吻最厌弃,东西忌用左手拿。
主要概况
毛里塔尼亚全国面积103万平方公里。首教努瓦克肖特。西北邻西撒哈拉,东北接阿尔及利亚,东邻马里,南界塞内加尔,西濒大西洋。毛里塔尼亚全国划分为12个大区和努瓦克肖特特区,大区下设省,省下设县。
毛里塔尼亚习俗礼仪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