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小国列支敦士登风俗
列支敦士登全国人口除了少数回教徒外,大都是罗马天主教的教徒。列支敦士登公国虽然是一个主权国家,但除了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外,它没在任何国家设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从那以后,一系列的双边协议,将两个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位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和中欧莱茵河上游东岸的内陆国。他们的乐趣是老式的娱乐,就是和家人及邻居聚集在一起,吃、喝和唱唱民谣。官方语言为德语。在前往教堂去的路上,妇女和孩子们,沿途在有圣地、圣物或十字架的地方,奉上一束花。天主教为国教,信奉天主教的居民占80.4%,基督教7.1%,其它教派12.5%。两国不仅民族、语言、货币、风俗、文化相同,就连列支敦士登的许多公司也是瑞士的分支,工人们每日往返于两国之间,浑不觉原是在异国他乡谋生。列支敦士登人是公元500年以后到此的阿勒曼尼族人的后裔。每逢礼拜日,国内就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无论是农村、城镇或是山区的人们,都穿上他们假日的整洁衣服,很多妇女还要穿着传统的绣花服装。西邻瑞士,以莱茵河为界,东接奥地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原本依附于奥匈帝国的列支敦士登公国因奥匈帝国的崩溃而不得不托庇于瑞士。
列支敦士登公国(theprincipalityofliechtenstein)简称列支敦士登,面积为160平方公里,人口3.46万人(2004年12月),其中外国人11786人,占34.2%,主要是瑞士人、奥地利人和德国人。西部为狭长的冲击平原,约占总面积2/5,其余是山地。
典型的列支敦士登人,是蓄着两大撇八字胡子的硕壮农夫,须子上面是满布皱纹的脸和蓝色的眼睛,口中含着一支曲柄的阿赛式烟斗。差不多每个乡村都有一个小型的管弦乐团,或一个铜管乐队。这里的人们都爱好音乐,几乎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社团,每周聚集一次唱民谣。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