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外国风俗 > 国外风俗 > 不丹人名

不丹人名

不丹受藏族文化的影响很深,很多名字都来自藏语,如不丹历史上有7位国王名叫“丹增”(tenzin)——丹增?竺加尔(tenzindrukgye,1651~1656在位)、丹增?竺克达(tenzindrukdra,?~1667,1656~1667在位)、丹增?拉布杰(tenzinrabgye,1638~1694,1680~1694在位)、竺克?丹增一世(druktendzini,1765~1768在位)、竺克?丹增二世(druktendzinii,1788~1792在位)、桑杰?丹增(sangyetendzin,1805~1806在位)、丹增?竺克达(tendzindrugdra,1819~1823在位),“丹增”(tenzin)源于藏语,意为“掌执佛教的人”。。

古代的不丹人没有姓,只有名。确实,绝大多数不丹人确实只有名字,如藏医白玛?多吉(pemadorji,1936~2009)。
1772年,遭英国入侵,沦为英国的保护地。1865年,英国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为内陆山国,地势北高南低。竺巴派领袖阿旺?纳姆伽尔(ngawangnamgyal,1594~1651)带领竺巴信徒远走不丹。1616年,阿旺?纳姆伽尔统一不丹。宗卡语为官方语言。

公元7世纪,即为吐蕃之地,当时被吐蕃人称作“门隅”(monyul),藏语意思是“黑暗的地区”。
12世纪后,藏传佛教竺巴噶举派逐渐执掌权力实行政教合一。9世纪,开始形成独立部落。中国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帕木竹家族从元朝取得了13万户中的帕竹万户侯称号,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的帕木竺巴政权,一统西藏达265年之久。1949年8月,独立后的印度与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竺巴”是是藏语“龙”的音译。到了明朝末年,帕竹王室的政权被其家臣所篡夺,加之黄教兴起,“竺巴”的信徒被两面夹击。1971年,加入联合国。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
不丹全称不丹王国(thekingdomofbhutan)。国土面积3.88万平方公里。
国内最高山峰为位于中国和不丹的边境地区的干卡本森峰,海拔7570米。22.32万(2005年7月)。不丹族约占总人口的50%,尼泊尔人约占35%,其余为藏族和印度人。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尼泊尔族居民信奉印度教。1907年,乌颜?旺楚克(ugyenwangchuck,1862~1926,1907~1926在位,)废除德布王,自任国王,建立不丹王国,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北部山区气候寒冷,高山终年积雪;中部河谷地带气候较温和,年降水760至2000毫米;南部森林密布,丘陵平原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年降水5000至6000毫米。境内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2006年,不丹王国的第四任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jigmesingyewangchuck,1955~,1972~2006在位)向全国宣布,不丹将于2008年举行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产生第一个民选政府,不丹由此从一个世袭君制的国家转变成一个议会民主制的国家。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