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斐济群岛共和国”。
妇女结婚后,需要改姓夫姓,如马莉亚(maria)与乔萨亚·弗兰克·白尼马拉马结婚后,改姓夫姓白尼马拉马(bainimarama)。地里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飓风袭击。1643年,荷兰探险家阿贝尔·塔斯曼(abeljanszoontasman,1603?~1659)抵达此地。1990年,通过新宪法确立国名为“斐济主权民主共和国”。截至2005年7月,人口为89.34万。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陆地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2009年,改国名为“斐济共和国”。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岛屿有人居住。1879至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为英国“殖民制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种植甘蔗。
斐济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的人名与英语国的相同,即:教名+自选名+姓氏,但是在名字和姓氏方面会保留各自民族的词汇,如总理乔萨亚·弗兰克·白尼马拉马(josaiavoreqebainimarama,1954~ );而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名则与阿拉伯国家的人名基本相同,即:本人名+父名+姓氏,如斐济政治家穆罕默德·文尼雅雅瓦·阿皮塞·托拉(mohammadapisaivuniyayawatora,1934~)等。斐济族约占总人口的51%,印度族44%。
斐济地跨东、西半球,180度经线贯穿其中,因而成为世界上既是最东又是最西的国家。2000年6月至2001年12月,因政变被中止英联邦成员资格。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开始移入。1970年10月10日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约有5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38%信奉印度教,8%信奉伊斯兰教。187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2006年12月,政变后再次被中止英联邦成员资格。
斐济全称为斐济群岛共和国(therepublicofthefijiislands)。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鲁阿岛等。1987年,政变后改称共和国,并脱离英联邦。1997年9月,恢复英联邦成员资格。
17世纪,东南亚人抵达这里定居。
斐济人名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