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外国风俗 > 国外风俗 > 韩国昌德宫建筑群

韩国昌德宫建筑群

尊德亭西侧的建筑为砭愚榭。“砭愚”是“给愚昧的人们针灸”的意思。朝鲜第二位皇帝清宗把都城重新移至开城,因为他认为汉城是不祥之地。清宗逊位不久,其弟太宗重新移都汉城,并下令建一座单独的宫殿,即昌德宫。昌德宫现已成为韩国汉城保存良好的五大皇家建筑之一。

李氏王朝建立后,李成桂下令修建了包括主宫殿、皇家祭祀宫殿和祭坛在内的一系列建筑。
在尊德亭能感受到“唤醒愚昧的人们,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的含义。

作为一处皇家宫殿,昌德宫目睹了很多历史性大事,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民族所经历的种种动荡。


昌德宫在传统宫庭建筑的基础上作了美妙的更改,昌德宫布局严谨,与周围布满葱绿树木的山地非常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亭子、宫殿看似漫不经心分布在各处,实则别具匠心。不止一位国王把此处作为行宫,可能是因为此处宫殿接近自然、使人倍感轻松吧。
“鱼水门”体现了皇帝和臣民希望像鱼和水一样,永结鱼水之情。后苑的第二个区域是以爱莲亭为主,波光粼粼的池塘水面在阳光下忽明忽暗,颇令人神往。纯祖年间的东阙图描绘了草亭的龙头船和钓鱼的小渔船停泊在芙蓉池中,可以想像得到,过去在池塘中一定有盛开的莲花和嬉戏的鱼儿,而且还有豪华的游船钓鱼。

芙蓉池的南面挺立着面向正北的芙蓉亭,似乎她的脚站在水池中,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在芙蓉池的西面有小的四井记碑阁;迎着芙蓉池,北面有鱼水门;顺着她后面的斜坡,在组成坛的花街上,在宽阔的平台上面向南耸立着二层阁式宙合楼。
尊德亭的亭檐呈两重,六角形,所以也称六隅亭。正祖在这亭子挂上“万川明月主人翁自序”的牌匾,体现了他普爱自己的百姓和成为出色的君主的理想和自豪感。

后面建于17世纪的秘宛,是昌德宫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秘宛依山而建,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当年王室的御花园。
宙合楼坐落在山顶,高耸入云,在宙合楼的楼阁向下俯视,将芙蓉亭和池塘周围的景色一览无余。

(1776~1800)从实际出发,为了有抱负的部下,将宙合楼楼下称为奎章阁,成为储藏数万册书籍的书库。
寄傲轩坐落于爱莲亭南侧的山上,面向北,是没有丹青的、外观极其朴素的建筑。寄傲轩原来曾称为依斗合。昌德宫正殿就是处理朝政的仁政殿,以镶嵌细致、装饰美丽的藻井而闻名,殿内设有帝王御座。殿后的大造殿是王室寝殿。景福宫一开始建立时主要作为主宫殿和国王的行宫而建立的。但很快此处成为王子之间血腥宫庭斗争的场所。
昌德宫位于汉城中部,是朝鲜王朝太宗四年(公元1404年)修建的离宫,太宗五年竣工,占地78公顷。后多次被毁和重建,最后一次重建是仁祖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
“宙合”的意思是“和宇宙融为一体”。其内涵是遵循自然法规,这体现了正祖在政治上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在景福宫被毁后的300年间,昌德宫和昌庆宫一直是朝鲜王朝的正宫。昌德宫的殿阁完全是按照地形设计的,总体布局是非对称,在朝鲜的五大宫殿中最具有自然风貌,同时也被誉为朝鲜王朝时代造景艺术的杰作。经过昌德宫的殿阁,顺着后苑入口迂回的山间小路,在快到尽头时,突然豁然开朗,像少女般微笑致意的芙蓉池和她周围的楼阁便是第一个区域。芙蓉池呈正方形,在池的中央建了一座圆形小岛,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世界观。在依斗合的旁边有为保存书和乐器而建的附属建筑韵磬居。在爱莲亭的西侧,为了让皇帝和王妃们体验士大夫的生活,有孝明世子于1828年以朝鲜时代两班楼梯的士大夫住宅形式建的演庆堂。“奎”是天上能够接收文章的星宿。“奎宿”是闪闪发光之意。

宫内的大部分建筑在日本人1592年入侵时被焚毁,但其正门敦化门幸免于难,成为最珍贵的遗迹,这一木结构建筑傲然耸立,气度非凡,现在是汉城最古老的宫门。该宫自1611年重建后到1910年一直是王室成员的正式居所。



后苑第三个区域是由环抱着池塘的尊德亭和其周边的建筑组成。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的感觉,随陡峭的小路阶梯上下像到了仙境般逍遥自在。
另有乐善殿今天仍是尚存的王室成员的住所,为韩国传统木造结构建筑。殿内陈列着王冠、王服、墨宝、武器和其他手工艺品。在这一带漫步,好像一切都历历在目。由顺祖的儿子孝明世子(后日翼宗,1809~1830)在这里建了自己的书室,酷爱读书的他,在这里建的寄傲轩是清静的地方。这里曾经是王室成员和宫女们的居所,有亭台楼阁和天然的峡谷溪流,有科举考场映花堂,还有建在荷池旁供君王垂钓的鱼水亭、钓鱼台和池中的鞭蓉亭等。

其中在建筑群所在的地方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通过这里的拱形不老门进出。    

“不老门”的意思是在进出不老门时,希望变得更年轻,永不衰老。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