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丹江口市花

丹江口市花

梅花也是我国南京、武汉、泰州、鄂州、梅州、淮北、丹江口的市花。

与梅花有关的掌故很多,著名的有被誉为“梅隐”的宋代诗人林逋,性情高洁,结庐西湖孤山,以植梅畜鹤为乐,终身不仕不娶,而以梅鹤为伴,因而传有“妻梅子鹤”的千古佳话,梅之名因而益彰。
此外还有“雪里白梅”、“贵列国君”等。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品种繁多、色泽各异:白梅如雪、红梅如霞、绿梅如翠玉,但无不清雅秀丽,天然去雕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望梅止渴”说的是三国时期曹操行军失汲道,士兵口渴难耐,步履艰难。于隆冬百花凋零之时,仍傲然挺立,喷红吐绿,向人们展示出春光明媚,妍丽动人的景象。在《群芳谱》中,梅花位列“花魁”,更有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美称。一代伟人毛泽东平生酷爱梅花,在《咏梅》中唱吟梅花:“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梅,树姿苍劲,铁骨铮铮,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花态文雅,婀娜多姿,高雅清秀,生机盎然。赏梅的最佳时机当是惊蛰前后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体验那种“赏梅人儿花间走,花攀衣袖步生香”的美妙,定将带给您融融的春意。文人雅士不仅将梅的色、香、姿、韵描述得淋漓尽致,并视梅花为一种凛然骨气,一种精神象征,在梅花的自然美中赋予了人文的隽永韵味。

梅属于长寿树种,保存至今的古梅有浙江天台寺的“隋梅”、安徽滁县琅琊山下醉翁亭园内的“欧梅”、湖北黄梅县的“晋梅”、云南昆明黑龙潭的“唐梅”、浙江杭州超山大明堂的“宋梅”、云南昆明曾溪寺的“元梅”等“寿星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赏梅之风大概始于汉代,此后咏梅成了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曹操急中生智,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兵闻之,口皆出水,精神大振,终于摆脱了困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元代王冕有“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丹江口市市花—梅花

梅,学名prunusmume,又称春梅、干枝梅、红绿梅,属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花卉,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