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魏征故里:河北邯郸馆陶

魏征故里:河北邯郸馆陶

建德兵败,复归唐,拜太子洗马,事太子李建成。此外还有依托科学技术的“魏征面对面”互动式教育板块。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后为窦建德所俘,建德念其才而收之。

在魏征博物馆的广场中央,雕刻有8米高魏征雕像,古朴肃穆。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以魏征“人镜”思想为题,建有勇于批评、防微杜渐、身体力行、民为邦本、集中民智、以德治国6个教育板块。

为彰显邯郸馆陶历史清官廉吏魏征事迹,县委、县政府筹资兴建魏征博物馆和廉政文化苑,位于馆陶县城西部,博物馆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是集廉政教育、绿地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廉政主题公园。
愿公常守此志,勿少变更。

长孙皇后派人告诉魏徵:“闻公正直,今才得实。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以其耿直,不杀,且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长孙皇后好言劝慰太宗才免除这次灾难。

魏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魏徵出身馆陶魏氏。
唐巨鹿郡(今河北邯郸馆陶)人,唐朝政治家。
太宗悲恸之极,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在一次罢朝后回到内宫,怒不可遏:“会须杀此田舍翁。
十七年(643年)元月二十三日,魏徵病逝。杜来梭的《魏徵年谱》记载魏徵在38岁前都是在馆陶。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一次,李世民“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馆内设有“历代廉吏”板块,以魏征廉政思想为主要内容,并整理北宋刘安世、宋代宗泽、明朝耿如杞等与馆陶有关的清官廉吏事迹。少年时贫困,隋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