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湖北罗田民间小调《摇篮曲》

湖北罗田民间小调《摇篮曲》



三姐四姐烧水拑,五姐六姐拿刀剁,

七姐八姐把油盐,九姐十姐试咸淡,

要吃精的肚底择,要吃肥的面上钳。


大月亮

大月亮,细月亮,

嫂在房前舂糯米,哥哥在楼上做篾匠。


亮光虫儿飞呀飞(对唱)

亮光虫儿飞呀飞,爹爹叫我捉乌龟;

乌龟冇长脚,爹爹叫我捉麻雀;

麻雀冇长毛,爹爹叫我摘毛桃;

毛桃冇开花,爹爹叫我吃发粑;

发粑冇上气,爹爹叫我去看戏;

戏冇搭台,爹爹叫我穿新鞋;

新鞋穿不上。

摇篮曲,古代民间乡村妇女边哼边哄孩子入睡时的一种催眠曲,当孩子呀呀学语时,摇篮曲又成了乡村儿童口头传唱的儿歌。


水鸭雀

水鸭雀,跳花园。
大姐捉,二姐拦。这里辑录流传于鄂东北部山区的《摇篮曲》歌词数首,以唤起对这一民间文化的抢救。歌词不拘一格,信口拈来。

黄鸡公

黄鸡公,尾巴拖,三岁毛伢会唱歌,

不是爷娘教给我,是我聪明学的歌。


伢儿哭,狗儿咬,羡嘴猫儿又来了。


嫌皮脸

嫌皮脸,滑皮膏,脸上长个捄儿疱,

半夜起来捞粑烧,粑烧不熟,急得眼腈促,

眼睛促肿了,粑烧得泡肿了。


簸糯米

簸箕簸,簸糯米,

簸一升,下南京,

簸一斗,走西口,

簸一石,上武汉。
这些摇篮曲古老而朴实,通俗而风趣,大多是乡村妇女口头创作。哎哟哟——

戏看得不像!
如今,随着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乡村文化素养也发生了根本变异,这些世代口授延袭而无文字记载的古老歌谣,已基本上没有口头流传了,正逐渐遗忘流失。首句一般采用韵唱某一常见的自然物体引入,中间有时可随意变韵。哼唱时音调平抑轻缓,自然流畅。
出处/作者:王闻起(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