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美丽邂逅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生总会有这样的时刻,它美得让人失语。
邂逅,大概最多的总是错过……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以笑映悲,很不错的手法,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一见便是天涯……
浣溪沙 张泌
小市东门欲雪天,
众中依约见神仙,
蕊黄香画贴金蝉。他一脸醉容,怅然无语,立于门前。马嘶而过,扬起漫漫尘埃。鱼灯[¡]鱼灯是中国传统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表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40至5…详情>、龙灯舞了一夜。
词人走在如痴如醉的人群中,这时,他看到一位姑娘,她的头上戴着蛾儿、雪柳等节日饰品,手挽女伴笑语盈盈而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灯火辉煌,一个个灯笼挂在树上,好似东风已经吹开花朵。而焰火落下,如同流星。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公元1187年前后,辛弃疾在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闲居。
又是一场错过,饮之误……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时间过得好慢,到了黄昏时终于酒阑,大家草草散去。可是她已不知去向。她像一颗星,自人群中升起,随之又没入喧嚣与狂欢的海洋。仅留下一缕暗香,给在她身后痴痴怅望的词人。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一个人,于清晨,走在郊外的原野,草地露水汤汤。
饮散黄昏人草草,
醉容无语立门前,
马嘶尘烘一街烟。
在欲雪的一天,词人或者他所写的那个人,在小市东门的人群中,看见一位神仙般的女子。那年元宵节之夜,他独自出去观灯。词的上阙写临安城元夕灯会的空前盛况。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或许是古典文学中的第一场艳遇。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她靓装丽服,光彩照人。
他看到那位女子时大概在与朋友宴饮而无法抽身,但是自从看到她,他便无心饮酒。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唐诗人崔护,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忽见一美,惊于其清扬婉兮,慨叹这场邂逅,适于所愿。
一场一见倾心的美丽邂逅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
心爱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桃花却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风中绽放。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们乘着宝马雕车,满路飘香。凤箫声动,满城狂欢,月亮也为之徘徊。
出处/作者:容斋(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