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林青就义处
林青就义处在贵阳市区环城北路江西坡。
解放后,江西坡的乱坟集中地建成了居民点,“林青墓”已无从查找。
林青同志被害后,遗体被地下党秘密安葬在江西坡的乱坟岗上(今瑞金北路江西村小学后门处)。同年,市政府拨专款修建了“林青就义处”,该处同时也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1931年在沪东团区委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与同乡缪正元等组织“朝阳音乐社”,以文艺为武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向中央地方工作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党组织和工作情况,经中央批准,与邓止戈、秦天真组成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
1983年9月,林青同志被杀害的地点,被贵阳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夏转移贵阳、安顺等地。
林青(1911年一1935年)贵州毕节人。
“林青就义处”占地约两亩。
1934年1月中共毕节支部成立,林青担任书记。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茅戈,化名刘应生。7月19日,林青和刘茂隆不幸被捕,9月11日林青同志壮烈牺牲。场地中央立一长方形白石,横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字,前后配有花池,显得庄重。路上,林青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惨无人道的敌人用刺刀插进他的口中,林青面对强敌,威武不能屈,表现出一身浩然正气和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慨。1932年遭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判刑两年,1933年被大赦出狱,是年冬与缪正元回到毕节。后数米处有一高1.7米,宽3米,由时任贵州省政府副省长秦天真书写的“林青同志就义处”黑色大理石碑,四周用望柱、铁链围住。此碑西面4米岩壁上镶嵌有高1米、宽0.5米“林青同志生平碑记”一块,是贵阳市委、市政府1985年撰立。随即同秦天真等成立“草原艺术研究社”继续开展抗日活动。13岁当学徒,1926年逃到重庆,参加一个进步话剧[¡]话剧是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详情>团,1927年在四川军阀制造的“三·三―”惨案中被捕,经营救出狱后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35年9月11日,年仅24岁的共产党员林青同志,在国民党从警备司令部押往六广门(刑场)的途中被杀害。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