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河南汝州文庙(汝州学宫)

河南汝州文庙(汝州学宫)



文庙(学宫)南北长325米,东西宽50余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
明崇祯二年和民国五年学宫两次被毁,“殿庑渗漏……墙壁多颓”。创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现建筑多为清代重建。

殿门上曾悬挂过清朝历代皇帝书写的匾额,具体为康熙二十三年(1634年)颁“万世师表”、雍正三年(1725年)颁“生民未有”、乾隆三年(1738年)颁“与天地参”、嘉庆四年(1799年)颁“圣集大成”、道光元年(1821年)颁“圣协时中”等5块。

汝州文庙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市区中部。
其中,大成殿系学宫内最大建筑,单檐殿式,面阔五间,进深两间,进深8米,开间面宽4.38米,东西次间面宽3.35米,东西梢间面宽3.1米,绿瓦兽吻,飞檐斗拱,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颇具权力象征,殿内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子牌位。

2006年5月,汝州文庙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现有大成坊、文明坊、大成殿、启圣宫、名宦祠、乡贤祠等大小殿堂116间,系明、清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保存基本完整。殿内设有一排楹柱,孔子塑像一尊,孟轲、曾参、颜回、孔仍塑像各一尊,端木赐、冉雍、宰予等12贤人塑像各一尊。

汝州文庙(学宫)又称黉学,是古时童生、秀才们学习、聚会的地方,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正德汝州志》记载:汝州学宫学基在元朝忠襄王祠堂,明洪武三年改建为学宫,后于明永乐十四年重修。
东西各附一跨院,其特点为:建筑排列有序,中轴线明显。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