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两侧有厢房,院内还有碑林碑刻。58岁又来到宋国。
所以来到孔子还乡祠,如同进入宫殿,使人感到肃静威严。
据古书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今商丘)人。
现全国各地都兴建了孔庙,惟此处还乡祠因与孔子渊源深厚,所以规模更大、建筑更加雄伟。孔子被称为“全人类永恒的导师、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后因宋国内乱,逃亡鲁国,遂成为鲁人。金代,又立杏坛碑于大成殿之前。
孔子还乡祠始建于唐初,其形制仿文庙,坐北朝南,有一壁、一坛、两殿、四门及碑林等。
全祠占地50亩,有围墙、四门,南门处有一影壁墙,院中一坛,前后有两个大殿,内设孔子的先祖、历代儒学名家的排位。
整个祠堂建筑完全按照中国文庙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而且只有孔庙可以使用像皇宫一样的黄色琉璃瓦顶。孔子先祖多人均葬于栗,因此,孔子常常到栗祭祖扫墓。宋真宗时,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辅、孔彦辅由曲阜到此定居,对孔子还乡祠修复扩建。清道光元年,增建崇圣祠。根据《礼经》和《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年轻时曾多次回故里宋国考察殷礼。后人为纪念孔子还乡,于是建还乡祠。
孔子还乡祠位于商丘夏邑县城北7公里处的王公楼村,是一处蔚为壮观的古建筑群。
河南商丘孔子还乡祠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