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阴历、阳历、农历的区别

阴历、阳历、农历的区别

所以中国古代就把阳历和阴历两种历法结合成阴阳历,俗称农历(就是把阳历的哪个节气是阴历中当年的几月几号计算出来,方便人们日常规划,所以节气在阴历上的日子是跳动的不是固定的几月几号)。但是29.5x12=354天,这就造成了和365.2422天的回归年有10天左右的误差,所以阴历通过三年左右一闰月(实际是19年7润)的形式来拉回阴历对于实际回归年的偏离。
到这里已经非常接近实际的365.2422了,不再继续置润了,太复杂别人也记不住)。所以农历其实是阳历和阴历的结合体。

阴历是根据月亮的运动来划分,一个塑望月是29.5天,所以阴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下面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公历则是西方的历法。
可能因为公历也是按照绕太阳一圈来算的,所以中国也干脆叫阳历。阳历是指太阳历(按照太阳运动规律来确定时间,实际是地球绕太阳转,但是古人并不知道),阴历是指太阴历(太阴古代指月亮,太阴历是按照月亮运动规律确定时间),公历就是世界公用的历法(一开始并不是公用,后来被公用的,同时公历也是一种太阳历)。

因为中国农耕主要是按照节气来确定的,但是节气又只有24个,太不方便规划了。
不管哪种,现在通俗上来说,阳历是指公历了。

农历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阴阳合历,中国古代把地球绕太阳一圈划分为24等分,俗称24节气,因为和太阳运动有关,所以叫阳历。

每当身边有朋友过生日时,许多人都会问一句:“这是阳历生日还是阴历的?”

除了这两种对日期的说法,我们还常听到一种叫做“农历”的日期,那么这三种说法到底有什么区别?

先说梗概,农历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历法。
也可能一开始引进中国的时候叫洋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阳历了。而中国古代的阳历和阴历结合成农历,不再单独拿出来说阴阳历。按照绕太阳一圈为365天,平等的划分为12月,然后通过4年1润多一天的形式,拉回365对实际365.2422的偏离(实际是4年1润,平均一年365.25天,然后百年不润,平均一年365.24天,然后四百年又润,平均一年365.2425。

ps:中国阳历24节气和公历基本是一一对应的固定日期,因为它们都是阳历。
农历中计算月份和日期的是阴历部分,所以说阴历几月几号,其实就是说农历几月几号。比如清明(清明是24节气之一,不是阴历节日)总是每年公历的4月5号左右。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