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关于春节的古诗

关于春节的古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鱼灯是中国传统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表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40至5…详情>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春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译文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译文: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气候,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译文: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小草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译文

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