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建筑文化 > 河北涿州永济桥 中国第一长石拱桥

河北涿州永济桥 中国第一长石拱桥

两端引桥各有涵洞十一个。桥面两侧设地袱和高0.84米的栏板、1.4米高的望柱,栏板雕净瓶、荷叶,望柱雕方形卷叶,工艺精美。桥身全部用长方巨石砌成,栏杆系汉白玉雕饰。

桥南、北建筑物,毁于民国六年洪水,御碑亭“文革”初拆毁。


因桥拱跨度大砌筑采用中国起拱技法,造型优美,远望恰似一条彩虹横跨两岸。
该桥长153米,宽8.5米,由分水石至桥面高4.2米,为单路九孔石桥。

桥端筑引桥,下有涵洞22个,引桥总长660米,高宽各七米,主桥长153米,宽8.5米。
桥南端有牌楼一座,桥两端牌楼匾额、对联皆为乾隆皇帝亲笔。南引桥端石碑为李鸿章书“永济桥”之亲笔。脚下踩的桥面巨石,最重的一块达两吨,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此桥为“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
涿州永济桥,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城北1.5公里的拒马河之上。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两侧设地袱、栏板、望柱。

北引桥有八柱大亭一座,俗称“九间厅”。
清末、民初年被誉为涿州八景之一,名曰“拒马长虹”。桥南桥北各建有牌楼一座,画栋雕梁,规模宏阔。

永济桥俗称大石桥,位于涿州城北拒马河上。


桥北端路西侧,原有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幢,乾隆帝御书满汉碑文。


永济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名曰“巨马河桥”,万历十六年(1588)重修,天启六年(1626)桥毁又重建。
明崇祯后,河道南移,遂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旧桥南建新桥,改名“永济”。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