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建筑文化 > 山西屯留王村崇福院

山西屯留王村崇福院

正殿建在1米高的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梁架前三椽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单檐歇山顶。沿袭早期的做法。在屯留县城北8千米的路村乡王村中。

现存正殿一座。


相传,透过此碑可遥望到潞安府,故有明镜透灵碑之美称。
碣文记载了潞州屯留县王村人王采等人的诉讼事宜。四周村落星布,田园广阔。屋顶举折平缓,出檐较深。柱头斗拱四铺作出单抄,耍头蚂蚱式,令拱上托短替木承托撩檐枋,无补间铺作,后檐无斗拱。

据寺内现存金崇庆元年(1212)礼部尚书赐额碑碣所知,在宋金以前寺院就已具规模。


殿内金柱柱础成柱盘石,梁枋规整,用才硕大。
寺院原有奇特石碑一通,光洁明亮。


在正殿东山墙下端镶嵌着金崇庆元年“勒可汗赐崇福院牒金准”的石碣一块。
寺院始建年代无考。

该院坐北向南,共为一进院落。
三椽栿上施驼峰,交栿斗以承托平梁,各椽下无随椽枋,以短替木承托。原有天王殿三间,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耳殿各二间,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檐柱柱头卷刹和缓。檐柱包砌墙内,明次间原有隔扇,现均已不存。柱头斗拱大斗坐于柱头。古为屯留八大景观之一的“宝峰碑影”,可惜抗战时期被日寇所毁。
崇福院,亦名宝峰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用栏额,普拍枋较厚,泥道拱上施素枋两层,慢拱为隐刻。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