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俗语“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是什么意思

俗语“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是什么意思

因为每年的五月初五正好赶上阳历的六月下旬。

虽然很多人对鬼神都非常惧怕,但是在祭祀祖先时却并不会。


相比于“最怕端午节水”而言,“不怕七月半鬼”的危害会更小。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将所见、所闻、所想总结成一句句俗语。

毕竟鬼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而端午节发大水则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民间俗语是一种在古代社会特别流行的日常用语之一,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农村地区流传。


俗语“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其实就是众多民间俗语中的经典之作。
然后大面积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约定俗成的俗语。而在这个关键时节,也是庄稼最需要阳光的时候,如果在端午节下雨,这样不仅会影响人们过端午节的心情,而且还会导致很多农作物受损。

事实上,有很多俗语都有深刻的人生道理。


“不怕七月半鬼”意思也很明确,说的是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祭祀逝去的祖先。


因为端午节这一天会有赛龙舟[¡]龙舟,是龙和舟的合体,最早是祭神祭河神祭水神用的,后来与端阳节结合在一起,实际上端阳节以前就有龙舟了…详情>习俗,如果突然天降大雨,不仅会影响赛龙舟比赛,而且还会导致江河涨水并发洪水。
尤其是一些与节日习俗有关的俗语,更是蕴含了很多生活经验。因为在七月半祭祀的“鬼”,是自己的祖先,所以也不会存在恐慌心理。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可以解释为在端午节这一天最怕下大雨。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最怕端午节水”其实与农时息息相关。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