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农耕生产用具:牛犋与驴马套

农耕生产用具:牛犋与驴马套



牛犋与牛除拉犁、耙、耱、耧、碾场碌碡外,还用于拉碾子与硙子,只不过速度稍慢。

夹板为长约尺二三、宽约二寸不到(两头稍窄)、厚约一寸左右的两根木板条,两上端大面距沿约六七分处、间距约六七分平行各有径约三分的两个圆透孔,两个木板条相距约三寸,通过四个圆透孔用牛皮条拴系。
俗称“拥脖”。

如今,随着机械器具的增多,犁、牛与牛犋已较少使用了。


二、驴马套

驴马套,为木、绳、铁与衬垫等的组合物,是驴、骡、马皆用的拉力工具。


抛杆长约尺七八、边宽各约二寸的方木条,两端距沿约六分处各有一径约五分的圆透孔,称为绳眼,中间的后部有一铁挂钩。

抛杆同于牛犋抛杆。


使用驾套:两根铁革头棍从上至下向前稍倾斜,夹套于牛颈两侧,木革头的内弧架于牛颈上的颈根,两根棍下端的细绳拴系于牛脖子下部;两根拉绳向后夹套于牛腹左右两侧,抛杆向下挂钩于犁沿子一端的扁铁环;两牛头部空开约三尺余用单缰绳相互拴系;回牛绳(俗称撇绳)长约两丈多,中部斜搭挂于犁尾的拐把上,两端穿过木革头一端的环形绳或铁环,分系于两牛头部的缰绳处。


驾套的使用,衬垫经驴颈稍后左右横搭于驴的双肩,两夹板置于衬垫上,夹板下部用所系环形牛皮条相攀套固定,拉绳顺驴腹两侧向后拉套,抛杆的挂钩挂于着力点。


驴、骡、马一般宜于拉面粉磨、碾子、播种耧和碾场碌碡,亦可用以拉犁、耙与地耱。


革头棍长约一尺左右、上头稍大于挺棍眼的扁圆体或多角楞体的疙瘩的木棍或铁棍,下头有小孔眼并系有细绳,从上至下直穿插于革头棍眼内。

一、牛犋

牛犋是耕牛拉犁的用具,用铁、木、绳组合而成。
部件有夹板、拥脖、拉绳、抛杆和挂钩等。一木板条下端大面距沿约六七分处、间距约六七分、平行有径约三分的两个圆透孔,拴系长约八寸的环形牛皮条;一木板条下端大面外侧距沿约六七分处为凸楞;两个木板条的小面上下两端距沿约zin寸处各有径约三分两个圆透孔,每一板条的两个上圆透孔用双牛皮条环形穿套拴系,拉直呈三角形。


拥脖多用长约二尺左右、宽约八寸、多层垒叠的棉麻袋片,四边用线或麻绳大针距穿缝成整体。
其部件有:革头、抛杆、挂钩与拉绳等。

拉绳同于牛犋拉绳,长约六七尺,前端系于夹板中部的三角形牛皮条,后端系于抛杆的绳眼。


拉绳两条,系用宽约半公分的三根牛皮条合成的牛皮绳,各长约丈余,前系于木革头的绳眼,后系于木抛杆的绳眼,长余部分绕缠于木革头的两端,以作备用和调节。


革头为长约尺七八、径约二寸多、中部约一百四十度弧形弯曲的光面硬圆木,两端距沿各约一二寸处顺弯曲方向各有一径约五分的圆透孔,两孔相距约三寸,称为绳眼;弯曲弧的两边距弧顶约二寸多处各有一与绳眼方向相垂直径约五分的圆透孔,称为挺棍眼。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