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山东济南灵岩寺 藏在深山中少为人知的“四大名刹”之首

山东济南灵岩寺 藏在深山中少为人知的“四大名刹”之首

历来为观者和专家们赞誉不绝,梁启超称其为“海内第一名塑”;艺术大师刘海粟有“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另有各种碑刻题记,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

其中,千佛殿因殿内供置众多佛像得名。
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亦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寺院始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
灵岩寺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位列其首。


这些佛像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出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


近年来,灵岩寺的文物保护、旅游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己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有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来灵岩或观光游览、寻古访幽;或登山健体、体察自然;或避暑消夏、商务会谈。


灵岩寺,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
中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体现于自身,名为毗卢遮那佛,东侧为“报身”,名卢舍那佛,西为“应身”,名释迦牟尼佛。自东晋开始创寺,佛图澄的高足僧朗在此建寺。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一649年),宋嘉祐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建筑。

千佛殿最受广大游客和专家们称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它打破了传统的佛教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


驻足灵岩胜景,你会看到,这里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


寺院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沿山门内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五花殿、千佛殿、般若殿、御书阁等。
灵洞曲涧、青峰翠峦环绕着古刹精舍,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
寺内古木苍翠,怪石林立,殿宇峥嵘。

灵岩寺峰峦奇秀,风光旖旎,以风景幽深、泉石秀丽著称于世。
寺内外摩顶松、千岁檀、朗公石、“镜泄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别具情趣。

墓塔林是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
故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塔林中现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石质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通。塔身较高大,上刻僧人法名年号,塔刹则有相轮、覆盆、仰月、宝珠、花卉、龙图等图案造型,墓塔旁通常有墓碑。著名胜境有千佛殿、墓塔林、辟支塔、大雄宝殿等几十处。观其形态,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讲手指、或侧耳细听,无不准确生动。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现存殿宇多为明清形制,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构件。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