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建筑文化 > 河北千年古刹 涞源阁院寺

河北千年古刹 涞源阁院寺



阁院寺藏经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修于道光七年,此楼为重檐歇山顶,下层面阔三间,进深2间,四周廊。
中轴线两侧还有东、西配殿和禅房等附属建筑。寺内现存建筑有天王殿、文殊殿和藏经楼,坐落在一条从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寺内古松苍翠,殿宇错落,“阁院钟声”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一。
涞源县城有座千年古刹阁院寺,它位于涞源县城广昌大街西侧,坐北朝南,保存下来的中轴线古建筑有天王殿、文殊殿、藏经楼,两侧有西便门、东西配殿、西禅房。


文殊殿在斗拱处理上结构严谨,自然和谐,每一构件相互咬合,不留一丝缝隙,支撑力完全合乎力学原理。
上层珍藏经卷,下层举行法会。

阁院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据专家考证,其建筑规模、保存完好程度和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为现存辽代古建筑之首。附属文物有辽代铁钟一口、经幢两通。上层面阔三间,进深2间,通高10.2米。

其中文殊殿以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详情>菱花格子窗棂和大幅壁画而闻名。


在文殊殿正门,有两处历经千年风吹日晒至今仍保持完好的辽代棂花格子门窗。

阁院寺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县城中部,又称“大寺”,是一座保留有辽代(公元916~1125年)建筑风格的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用材讲究,结构合理,虽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挺立如故。
附属文物有辽代铁钟一口,经幢二通。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保存完好的、仍在使用的木窗棂之一,被称为木雕孤品。
据《涞源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现存的殿宇为辽代“补葺”。


文殊殿有三宝,一是殿本身独特的建筑风格;二是堪称木雕孤品的棂花格子门窗;三是壁画佳作。
经鉴定,阁院寺主体建筑文殊殿建于辽应历十六年(公元966年),其他建筑则为明代或清代重修或改建。

阁院寺还有一个铸造于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的大铁钟,用力撞击,可声传十数里,涞源古十二美景之一的“阁院钟声”即指此。
从这座文殊殿所包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来看,它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在辽代初期时的文明程度。

阁院寺做为"国宝",核心是"文殊殿"。

这是我国目存世不多的辽代古建筑之一,距今已有1030多年的历史。

全国现在的超过千年的土木结构建筑,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处(大概不超过5处),文殊殿就是其中之一。


阁院寺在明之前称为"阁子院",可能曾经是一座以阁楼为主的寺院。
原供佛像三尊,释迦佛、药师佛、如来佛,佛像毁于建国初期。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