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时令节气 > 冬至祭典与消寒会

冬至祭典与消寒会

贺客不论与主人相识与否,亦不用送礼,只须“道喜”就可参加祭典并分享“神余”,即撤下来的白肉。
冬至,即“冬月长至”的意思。
杆顶制成葫芦形,稍下有一斗拱,谓之“刁斗”,斗下悬一旗。从这天开始,白天渐渐地长了。然后再祭“祖宗杆子”,其杆设于院中,高达10米。

冬至这一天,皇帝要亲自举行郊祭(即祭天),百官要进表朝贺,所有礼仪一如年禧。


是日拂晓,主人将牺牲品大猪一口绑于当院,由屠宰的师傅掌刀宰杀,一刀毕命方为“吉祥”,然后不加任何调料,将整块猪肉在大锅里煮,谓之“白肉”。
由于贺客多骑马而来,祭时要将所有马鞭捆在一起,多者足有小吊桶般粗。

祭天时,在矮桌上设“天地神码”或牌位,用桦木大漆盘盛白肉为供,主人焚香上表,来贺者一一叩首随礼。
祭后,将猪肠、猪尿泡等下水均扔在刁斗上,自会有鸟来啄食。

各家祭天规模不一,一般只是姑表近亲来贺,盛大的才是任人来贺。


清代,旗人为消灾祈福也要在冬至日祭天并祭祖。


在古代岁时中,冬至被当作重大节日,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