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时令节气 > 夏至馄饨免疰夏

夏至馄饨免疰夏

”(“没”是淹的意思)。

疰夏,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时令病。
”但武进民晨夏至日,者是家家户户吃馄饨,谓可免疰夏,故有“夏至馄饨免疰夏”的谚语。据文献记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京师是日家家具食冷淘面。
夏至,是一年24节气中的夏令关键气节,古代有庆典。
“时”有头时、二时、三时,头时七天、中时五天、末时三天,时初雨谓“迎时雨”,时末雨称“送时雨”,时末忌雨。”又曰:“高田只怕拦时雨,低田只怕送三时。”时中气候寒冷主涝,谚云:“时里寒,没竹竿。患者长期发热、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口渴尿频、消瘦烦躁……一人生病,全家不安。”二时忌打雷,谚语:“中时有雷没低田。农谚云:“三时三送,低田白种。武进地区自古以来流传的夏至吃馄饨的风俗,在天气乍热,人们胃口普遍欠佳时,确能起到一种调节口味的作用,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夏至,又是一年365天中白天最长的日子,在农业气象上谓之夏令交“时”之日。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