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至有关的民俗文化
据汉朝应劭《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
夏至节与成语“杯弓蛇影”
夏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一个传统节日,而且还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甚至有观点认为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但现在却很少有人了解“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源于夏至节气的一次宴饮。”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杯弓蛇影”的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并经常用来形容那些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的人。
夏至在古代既是一个避暑消夏的节日,也有很浓厚的祭神风气,据说流传至今的吃面、吃馄饨等习俗都与祭神有关。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史记·封禅书》则云:“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据《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