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近代中国各省居民来历溯源

近代中国各省居民来历溯源



汉族的祖先生活在中原,他们因为诸侯的封地而获得姓氏,然后迁移到四面八方。


与此同时发生的,则是北方民族以归化者或者征服者的姿态,不断进入华北、华中,甚至江南。
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

第二次发生在公元8世纪的安史之乱时,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

第三次,是公元12世纪,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随着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无论在一个地方定居多久,中国人总是想追溯自己的血脉来源。
他们出发的时间,是公元前1000年,而到达终点,是在公元1300年之后。按照一般的说法,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从北向南的人口迁徙浪潮。而汉民族国家的统治者,则不断调动士兵、居民,迁移到值得开发的土地,或者需要守卫的边疆。

“衣冠南渡”之后,形成当下的中国经济格局

尽管存在大量附会、臆想和伪造,中国汉族各个姓氏的族谱,依然能够粗略勾勒出汉族人在历史中迁徙的路线。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三次北人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取代中原,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地区。
在中国的史籍中,移、发、迁、徙、实、屯,这些字不绝如缕,每出现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规模或大或小的、由官方发起的移民。
广东普宁归湖村,64岁的江辉南画了一张路线图:从河南正阳,到北方的淮阳,再到更北方的济阳,然后向东到山东境内,再南下转向安徽、浙江、江西,进入福建,最后进入广东,终点就是归湖村。


这是归湖村江姓人士的迁徙图。


第一次被称为“衣冠南渡”。
在长江出海口的南通如皋,冒姓的血缘来自遥远的蒙古草原;在云南玉溪,很多张姓人的祖先居住在南京“高石坎柳树湾”;在安徽、湖北交界的大别山里,王家人供奉的牌位上写的是“太原王氏”。

如果从族谱上追溯,中国人的迁徙历史如同无数条交错的大河,从一处涌出、奔腾,然后在某一处汇聚、分叉,蔓延逶迤成支流、沟渠,乃至溪涧。
在气候、历史、土地、粮食、财富以及各种偶然命运的驱赶下,中国人远投荒野,然后让荒野成为故乡。
出处/作者:刘十九(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